我國歷史上有名的五大銅鼎
銅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,在古代被稱為立國重器,在古代是權利與地位的象征,在我國鼎字也被賦予了顯赫、尊貴、盛大等意義,在我國歷史上有名的五大銅鼎,下面就為您講解。
排在第一名的就是司母戊鼎,是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陽,是商王武丁的兩個兒子祖庚或祖甲為祭祀母親“戊”而作的祭器,是商周時期青銅器的代表作,原稱“司母戊鼎”、“司母戊大方鼎”。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器,享有“青銅之王”、“鎮(zhèn)國之寶”美譽,為國家一級文物。
第二尊是四羊方尊,是中國現存商代青銅器中最大的方尊,高58.3厘米,重近34.5公斤,1938年出土于湖南寧鄉(xiāng)縣。四羊方尊方口,大沿,長頸,高圈足。頸飾三角夔紋和獸面紋,肩飾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龍紋,肩部四隅是四個卷角羊頭,尊腹即為羊的前胸,羊腿則附于高圖足上。羊的前胸及頸背部飾鱗紋,兩側飾有美麗的長冠鳳紋。
第三尊是毛公鼎,其出名的是上面的銘文,其書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,奇逸飛動,氣象渾穆筆意圓勁茂雋,結體方長,較散氏盤稍端整。李瑞清題跋鼎時說:“毛公鼎為周廟堂文字,其文則尚書也,學書不學毛公鼎,猶儒生不讀尚書也?!?/span>
第四尊是大克鼎,大克鼎為西周孝王時期器物。1890年陜西省扶風縣出土,同時出土的還有鼎、鐘等器。大克鼎銘文洋洋灑灑,無論在布局書寫上、還是鑄造效果上都十分精美,字體大小統一不失靈動,圓潤古拙不失勁健,呈出一種舒展,端雅的風尚。
第五尊是獸面紋鼎,高36厘米,長33厘米,口寬25厘米。其形體方正,上有雙立耳,腹部四方,下有四柱足。其方腹四面及每面正中有突出的扉棱,四面均為浮雕牛角形聚睛凝視、擴口露齒的獸面,紋飾以云紋襯底,兩側各有一道立夔紋,四柱足頂端同樣飾有浮雕獸面紋飾。
銅鼎在我國家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,是我們古代文化的傳承,每一件都是我們民族的無價之寶。
推薦產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銅關公雕塑款式和擺放
- 體育運動雕塑在校園中有著怎樣的作用
- 校園雕塑的作用
- 作為設別系統的城市雕塑
- 廣場雕塑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
- 雕塑的價格相差的原因
- 適合安裝在校園雕塑有哪些
- 銅雕塑中的紅銅和黃銅有什么區(qū)別
- 雕塑廠家如何設計以城市為主的主題性雕塑
- 校園雕塑廠家在制作校園景觀小品時的設計要求